連續擔任27年班主任工作,我可以自豪地說:我現在所帶的班級,沒有欺凌行為!不是僥幸,而是我在班主任工作中提前做好了預案,步步為營,層層鋪墊,在預防工作上下足了功夫。

  這些預防措施,可以概括為:摸清三個問題,做好五件事情。

  摸清三個問題,做到有的放矢

  要摸清的三個問題,涉及校園欺凌的成因、可能被欺凌的學生特征、欺凌行為有哪些手段。做這件事的目的是為了“下藥”時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第一個問題:學生產生欺凌行為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基于觀察,我總結出以下8個原因。

  1. 性格不良所致。一般來說,性格中有強控制欲、急躁、以自我為中心等元素的孩子,更容易欺凌他人。

  2. 價值觀錯誤所致。有些孩子已形成“唯我獨尊,誰的拳頭硬誰就是老大,視生命為草芥”的價值觀,只要惹他不開心了,就要動手打人。

  3. 情緒沖動所致。這類孩子主觀上沒有欺凌他人的意圖,但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容易在第三方力量的引爆下產生欺凌行為。

  4. 盲目模仿所致。有些孩子主觀不壞,因受不良媒介影響,認為欺負他人很酷,從而盲目模仿作出傷害他人舉動。

  5. 品德不良所致。少數孩子因受不良教育影響,形成了自私、冷酷、貪婪、好吃懶做等不良品行,從而產生欺凌他人的行為,比如敲詐、恐嚇。

  6. 心理不健康所致。有些孩子因存在一些心理疾病,也會有意無意地欺凌他人甚至自殘。這種情況非常隱蔽,需要老師用心覺察。

  7. 不善于處理兩性情感所致。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好奇并渴望愛情,但因心智發育滯后于生理發育,很容易因為表白失敗或爭風吃醋而欺凌他人。

  8. 學?;蛘甙嗉壒芾聿坏轿凰?。學?;虬嗉墰]有明確的規章制度,或容易產生欺凌行為的隱秘空間無人管理,老師缺乏教育敏感等,都會引發臨時性欺凌行為。

  第二個問題:什么樣的孩子容易被欺負?據我觀察,有7類孩子常常被欺凌。

  1. 外在形象不佳,性格內向,不善言談,很害羞,怕惹事的孩子。在同學中不受重視,朋友很少,在學校很孤單,被邊緣化的孩子。

  3. 不善表達,缺乏與朋輩相處的交往技巧,容易引起同學不滿和反感的孩子。

  4. 有身體障礙或智力障礙的孩子。

  5. 凡事沉默,吃了虧也不敢爭取,表達能力不佳的孩子。

  6. 性格或行為與班上其他同學格格不入的孩子。

  7. 自身人品存在問題,如撒謊、貪嘴、八卦的孩子。

  第三個問題:欺凌行為概括起來有哪些?可以總結為11個方面。

  1. 粗言穢語侮辱受害者。

  2. 對受害者進行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等。

  3. 侵占受害者的個人財產,如教科書、學習用具、金錢、食物等。

  4. 傳播關于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惡意公開受害者的隱私。

  5. 恐嚇、威迫受害者做其不想做的事,威脅受害者聽從命令。

  6. 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學校處分。

  7. 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 國籍、家人或其他。

  8. 分派系、結朋黨,孤立或排擠受害者。

  9. 敲詐、強索受害者金錢或物品。

  11. 通過QQ、微博、微信、社交網站等網絡平臺發表對受害者具有人身攻擊成分的言論。

  在有的放矢的基礎上,我做了下面五件事。

  先表態度,再立規矩

  對于欺凌行為,班主任的態度與立場非常重要。我面對學生做了非常強硬且明確的表態:對于發生在我們班級的欺凌行為,絕對零容忍!不論你是誰,只要你心懷惡意欺負他人,我一定不依不饒、嚴懲不貸!隨即推出明確的反欺凌班級制度,旨在嚴厲打擊欺凌行為,保護弱勢孩子。附制度如下:

  1. 一旦感覺自己受到惡意威脅,請立即向班主任匯報,班主任會百分之百站在受威脅的同學一邊。

  2. 課間、放學期間,不要在廁所、樓梯口以及校園隱蔽角落逗留。

  3. 班主任針對欺凌行為進行私訪時,被訪同學必須實情以報,不可包庇遮掩。

  4. 舉報欺凌行為并非告密,而是值得提倡的正義行為。

  5. 一旦欺凌行為屬實,嚴格按照學校制定的懲戒制度執行,決不姑息。

  班主任立場一旦鮮明,有些想欺負他人的孩子就會收斂,一些膽小懦弱容易被欺負的孩子心中也有了底氣。

  重建親密和諧的人際關系

  在一個班級里,人際關系不良是造成欺凌行為的主要原因。要知道,中小學階段的孩子在人際關系這一欄里,講情不講理。因此,我每接手一個班,都會非常明確地告知學生:“我要把我們的班級打造成一個可以盛放我們的心,可以安全、自由出入的家。我們就是兄弟姐妹,就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若干年后再聚會,女生的孩子叫男生舅舅,男生的孩子叫女生姑姑。”那么,我是如何重建班級人際關系的?

  首先,我先弄清楚需要重建哪些關系。一是彼此接納、親密、和諧的男女生關系;二是彼此信賴、親密、和諧的師生關系。這兩層關系梳理順了,才進行男男關系、女女關系的重建。只要整個班級呈現出彼此接納、互相欣賞、互幫互助、相親相愛的同伴關系,學生之間基本上就不會發生欺凌行為。

  那么,怎么構建接納、親密、和諧的男女生關系?我當著女生的面給所有男生頒布了三條“死命令”:

  一是任何男生不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理由辱罵女生。

  二是任何男生不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以任何理由毆打女生。

  三是班上所有的重活、累活、臟活、受氣活,但凡需要出體力的活,都是男生包干,女生旁觀。

  “死命令”頒布后,男生對我極其不滿,甚至還在QQ群里集體控訴我不公平,說我重女輕男,更有甚者還說我是個變態。時機到了,我作為女生代言人,分別從“女孩不容易,女孩很偉大,女孩很容易受傷”三個方面,很認真、很真誠地向男生講述了女生與男生不同的特點:

  “我告訴你們,女孩子每月生理期前后副作用大得很,腰酸背痛腿抽筋,心焦潑煩想發火。有些女孩還會痛經,痛得想在地上打滾,只是她們比較克制而已。這么嚴重的副作用之下,她們該上的體育課一節沒少,每天大課間的跑步一次不落,作業一樣沒少。這就是為什么你們本來挺溫柔的老媽,有時候莫名其妙會發火,搞得沒犯錯誤的你們很委屈。遇到這種情況怎么辦?千萬別頂嘴,如果老媽在做飯,趕緊幫忙擺碗筷,如果你的臭襪子還泡在盆里,趕緊不聲不響去洗干凈。老師性格也算溫和,要是哪天莫名其妙發火,你們也趕緊閉嘴,用憐憫的心情看著我,不要跟我計較。”

  男孩聽得一愣一愣的,明確表示今后不管我什么時候發火都不會頂撞我。

  “女孩還很偉大,托起一個民族的一定是母親。女孩今后都要做母親,如果我們不想辦法把她們變成女神,她們今后怎么可能做得了神一樣的母親?一個神一樣的母親,才能教養出神一樣的兒女。我們神州大地都是神一樣的母親,還怕別人欺負嗎?所以,孩子們跟著我一起去塑造女孩,把她們變成女神,這可是功德無量的事啊!”

  男孩聽到這里,開始點頭附和了。不過,他們信心很不足,問我:女生脾氣那么大,要是再慣著她們,我們不就一直被她們欺負啊?

  我笑著說:“這個交給我,你們只要不刺激女生,事情就好辦多了。從男女兩性差異來看,女性總體上比男性小氣、敏感,容易受傷。咱們男孩額頭上能跑馬,肚子里能撐船,氣量大得很,哪能跟女孩子一般見識哦!正所謂好男……”男生異口同聲接口:不跟女斗!

  我用手輕拍一下講桌,故作激動地說:就是!男人嘛,就要有男人的樣子,才不會把女生氣得大眼瞪小眼呢。那么,怎么做才能把女生慣成神呢?要做到:不奚落女生;不辱罵女生;不毆打女生;重活、累活、臟活、受氣活都是男生干,女生旁觀;女生取得成績真心佩服;好處女生先享,痛處男生先受;坐車給女生讓座,出門幫女生提包;女生發脾氣(受委屈時)時笑吟吟地聽著;冒犯了女生要及時道歉……

  男生聽完這些招數,基本表示贊同。只有幾個孩子表示擔憂:女孩發脾氣的時候我們還笑吟吟的,她們會不會認為我們幸災樂禍更加生氣呢?

  孩子們問得好。我說,那就充滿同情、理解地聽著,孩子們表示同意。

  這堂課上完,不僅消除了男生對我的誤會,還把男生全部轉化成了我的得力幫手——幫助我把女生慣成神!

  一次,外班有個男生試圖欺負我班一女生,男生們聽聞后,“哄”的一聲全沖了過去,大聲說:我們班女生是神,我們都舍不得動,你憑什么?嚇得那個欺負者借口跑了。

  事后,我又把女生單獨留下,給她們打了幾張感情牌,如下:女孩是老師的貼心小棉襖;女孩是班級的帶頭人;女孩是男孩成長的引領者;女孩是推動班級前進的主力軍;女孩是班級的形象大使;女孩是優秀班級的創建者??傊痪湓挘号⑴d,則班級興!女孩衰,則班級衰!

  從我講述開始,女生就面帶笑意,眼露得意之色,不停地點頭贊同。有個女孩本來坐在靠后的位置,聽著聽著不自覺地就坐到前排來了。女孩們還不時地接應我的講述,苦笑著數落男生的不是,控訴著男生的幼稚。

  但是聽我講述之后,又對男生之前表現出來的種種不解恍然大悟。我向她們示弱,說沒有她們的幫助,我什么都不是,什么也做不成,必須借助她們的能力才能實現我的帶班理念。女孩們堅決表示,一定幫助我把雅墨10 班帶得更好。

  很顯然,我俘獲了每個女生的心,同時也將她們變成了我的幫手。我把女生捧在手心里,把男生拴在腰桿上,我帶著他們一起過美好的日子,我的班級會有欺凌行為出現嗎?即便偶然發生小摩擦,也不足為怪了。

  重塑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學生“與人為善”

  杜威在其著作《民主與教育》中說:學生只有對教師形成依賴感,才有可能被塑造。我之所以花那么大力氣重建班級人際關系,就是要讓我的學生對我形成依賴感,在此基礎上我才能育心育人。

  通常來講,支撐一個人的行為模式除了思維方式外,還有價值觀。因此,給學生的價值體系里植入“與人為善”的價值觀,可以有效預防學生產生欺凌行為。

  我為什么要提倡“與人為善”?因為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遵守規則、善待他人。那么,如果我們“與人為善”了,可別人并不“善”怎么辦?當然不能逆來順受,也不能以牙還牙,我教學生利用規則來保護自己。

  由于我與學生形成了彼此信任和依賴的人際關系,所以我在學生的價值體系里植入這些觀念時就非常容易,平時多強調、多關注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及時作出回應,孩子的行為就會越來越規范。

  培養優良性格,打造自信、積極、勇敢而有分寸的孩子

  從性格心理學來講,性格無所謂好壞,但一定存在優勢與劣勢。培養學生的優良性格就是發揚其性格中的優勢,修正其性格中的劣勢。我一般是借助“性格色彩學”測試孩子的性格,這當然不能說是絕對的正確,但可以參考,孩子也是非常認同的。

  性格色彩學將人的主性格分為四種顏色,分別是紅色、藍色、黃色、綠色。當然,一個人的性格不可能只有一種顏色,往往是一種主色加一種或者兩種輔色,構成綜合性性格,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主色性格中窺知其優勢與劣勢。其中,紅色與黃色性格的孩子如果劣勢成分占了上風,就很容易產生欺凌行為;反之,藍色與綠色性格的孩子如果劣勢成分占了上風,就很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我幫助學生對自己的性格進行測試,直面自己性格中的優劣勢。然后,指導他們修正劣勢,如紅色與黃色性格中都有急躁的成分存在,我就會安排他們去做一些細致的慢活,尤其是做手工,磨一磨他們的急性子;藍色性格容易抑郁,我就會教他們如何解釋自己的經歷,他們就不會以心為牢;綠色膽小怕事,往往是被他人欺凌的對象,那我就培養他們勇敢的性格,盡量找機會讓綠色性格的孩子參與班級管理,策劃并參與班級活動,我會把大目標分解成很容易實現的小目標,增強他們的成就感,促進他們的積極性。

  基于孩子的性格,幫助他們朝著自己的優勢成長,將他們打造成自信、積極、勇敢且有分寸的孩子,班級欺凌行為自然就減少甚至消除了。

  教授情緒管理方法,與“情緒”怪獸和平相處

  很多時候,孩子之間發生糾紛都是情緒失控造成的。我教給孩子幾種管理情緒的方法,平時也利用時間進行訓練,內化成孩子的行為習慣。

  1. 注意力轉移法。心情不好時,可以去美美睡一覺,或者去綠道騎車,去球場打球,去郊外爬山,去曠野長嘯,去跳舞,去畫畫,去看電影,去K歌……總之,找點別的事情做,把不良情緒轉移淡化。

  2. 適度宣泄法。找個沒人的地方放聲痛哭,找信任的人傾訴,寫日記把傷害自己的人或者不順利的事罵個狗血淋頭,去健身房做劇烈的運動??傊?,找個缺口,把心中的郁悶釋放出來。

  3. 心理暗示法。深呼吸,告訴自己很優秀,很善良,很受他人喜歡。

  4. 自我安慰法。天生我材必有用,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大器晚成??傊?,教學生學會自我安慰。那些推銷崗位上最終能堅持下來的,不是身體最好的,也不是專業能力最強的,而是善于自我安慰的樂觀派。

  5. 交往調節法。交幾個好朋友。男孩一定要有幾個推心置腹的好兄弟;女孩一定要有幾個無話不說的好閨密。當你心情不好時,跟小伙伴出去逛逛街、看看海、玩玩沙,好心情立馬就回來了。

  6. 情緒升華法。想明白自己究竟要什么,做一個目標感很強的人。把心思放在你的目標上,連產生壞心情的機會都沒有。

  7. 幽默解嘲法。楊冪在電視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女扮男裝司音一角,被網友吐槽發際線太高成禿頭。隨后,楊冪在微博曬出劇照回應此事:“我是一個經不起批評的人,如果你們批評我,我就去植發。”微博發布后,楊冪工作室發微博@楊冪,并寫道:“嘿你好,2月份的行程需要加一個植發嗎?”網友紛紛調侃:“??永习?”之后此事不了了之,廣大網友紛紛點贊楊冪情商實在是高。各種吐槽聲戛然而止。

  8. 改變認知法。拋棄黑白思維法,很多事情無所謂對錯,也不只有黑白,還存在一個維度叫“灰度”。因此,換一種看法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要學會從積極的角度看事物。拋開不合理的信念,如“糟糕至極”“絕對化”“以偏概全”等,就能讓我們遠離壞情緒。

  9. 放松訓練法。做一些深呼吸、伸懶腰、扭胳膊等放松肢體的小活動,壞心情也會得到緩減。

  不管在哪個國家、哪所校園,欺凌行為都真實存在著。但學校在管理上若能考慮得更周到一些,在育人上能更注重學生生命本質上的需求,班主任在與孩子的相處中能更細心、用心一些,多為孩子的生命底色涂上善良、同情、體諒、接納、寬容等美好元素,校園欺凌就會得到有效的控制。

  本文選自《人民教育》,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存在文章/圖片/音視頻等資源使用不當的情況,請及時聯系刪除。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