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面對許多壓力,從青春期的變化到關于自己是誰、可以與誰融洽相處的困惑。

  這些混亂和不確定狀態的存在使得區分正常的成長的煩惱與抑郁癥并不總是容易的事情。

  然而,青少年抑郁遠不止心情不好這樣簡單,它是一種可能會影響到個體生活各個方面的嚴重健康問題。

  幸運的是,青少年抑郁是可以治療的,家長也可以在其中提供幫助。

  父母的愛、引導和支持對于抑郁癥青少年的康復、讓生活回歸正軌大有裨益。

  我的孩子抑郁了嗎?

  十幾歲的人生可能是十分艱難的,抑郁癥對于青少年的影響遠超過我們多數人所了解的程度。事實上,無論來自何種社會背景,約有五分之一的青少年會在13~19歲的某段時間中罹患抑郁癥。然而,盡管抑郁癥是可治療的,多數青少年從未接受過專業幫助。

  雖然不時心情低落或者行為逾矩在十幾歲的青少年中是常見的,但是抑郁癥與此不同。青少年抑郁癥的負面影響遠不止情緒低落這一點。

  抑郁癥可能會摧毀孩子人格的核心特質,讓他們產生強烈的沮喪、絕望或是憤怒的感受。

  很多逆反和不健康的行為與態度可能表明青少年正在經受抑郁癥的折磨。以下是一些通常意義上的青少年“越軌”行為,實際上,他們是在試圖以此應對痛苦的情緒。

  學業問題。抑郁癥可能會引起精力缺乏和注意力困難。在學校,學生可能會有出勤問題或留/降級,又或是一向表現良好的學生難以完成作業。

  離家出走。許多被抑郁癥困擾的青少年會逃離家庭或者談論離家出走。這些嘗試通常表明他們需要幫助。

  吸毒和酒精濫用。青少年可能會通過酗酒或吸毒試圖擺脫抑郁癥。不幸的是,物質濫用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注:關于吸毒,東西方社會存在差異]

  低自尊感。抑郁癥可能會使當事人感覺自己樣貌丑陋,并有強烈的羞恥、失敗以及無價值感。

  手機上癮。青少年可能會通過上網來逃避問題,但是過度的使用智能手機和互聯網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加孤立,也讓抑郁癥變得更加嚴重。

  冒險行為。被抑郁癥困擾的青少年可能會有危險或高風險的行為,比如危險駕駛、醉酒或沒有保護的性行為。

  暴力行為。一些青少年——通常是受過霸凌的男孩子——可能變得有攻擊性或產生暴力傾向。

  青少年抑郁也與一系列其他的精神健康問題有關,包括進食障礙和自殘行為。

  雖然抑郁癥可能會使當事者產生強烈的痛苦,并影響到平日的家庭生活,但家長仍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來幫助孩子好轉,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了解青少年抑郁癥有怎樣的表現以及如何識別它的信號。

  青少年抑郁癥有哪些信號和癥狀?

  成年人通??梢宰约簩で髱椭?,與此不同,青少年需要他們的家長、老師或其他監護人認識到他們的處境并帶他們尋求所需要的幫助。但這并不容易,因為抑郁癥患者并不總是表現出悲傷的樣子。相反地,易激惹、憤怒以及躁動不安有可能是最明顯的抑郁癥癥狀。

  青少年抑郁的信號和癥狀:

  悲傷或無望感

  易激惹、憤怒或敵意

  易哭泣或時??奁?/span>

  與家人、朋友停止交流

  對參加活動失去興趣

  在學校表現不佳

  飲食或睡眠習慣的改變

  煩躁和躁動不安

  無價值感和內疚感

  缺乏熱情和動力

  虛弱或精力缺乏

  注意力難以集中

  無法解釋的隱痛或疼痛

  死亡或自殺的想法

  青少年與成年人的抑郁癥有何不同?

  青少年抑郁癥可能與成年人抑郁癥看起來完全不同。下列癥狀在受抑郁癥困擾的青少年中要比在成年人中更常見。

  易激惹或憤怒情緒。如上所述,在抑郁青少年中,易激惹比悲傷情緒更為常見。一個抑郁的青少年有可能是愛發脾氣、有敵意、易受挫的,或者很容易就爆發怒火。

  無法解釋的隱痛或疼痛。抑郁的青少年經常抱怨軀體的不適,比如頭疼或肚子疼。如果徹底的身體檢查并沒有發現醫學誘因,這些隱痛和疼痛可能暗示著抑郁癥。

  對于批評的極端敏感。抑郁的青少年被“無用感”所困擾,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這讓他們十分容易因為被批評、拒絕和失敗而感到受傷。對于高成就學生來說更容易如此。

  與一部分人減少聯絡。成年人容易在抑郁的時候孤立自己,而青少年通常會與一些朋友保持聯絡。然而,受抑郁癥困擾的青少年有可能與以前相比減少了自己的社交,遠離他們的父母,或者開始與不同群體的人交往。

  如何區分抑郁癥和“成長的煩惱”?

  作為家長,如果不確定自己的孩子是患了抑郁癥還是只是遇到了成長中必經的困難時期,考慮一下這些癥狀持續了多久、嚴重程度如何以及你的孩子是否與平時的樣子有很大差別。激素和壓力可能會讓青少年偶爾感到情緒焦躁不安,但不是持續性的情緒低落、無精打采或易受激惹。

  抑郁癥青少年的自殺預警信號有哪些?

  嚴重抑郁的青少年,特別是那些同時伴有酒精或藥物濫用行為的,經常會想到、說到或嘗試自殺——他們中相當一部分會成功,而這一比例也在不斷增加。所以認真對待青少年自殺的想法和行為是十分必要的,它們是孩子祈求幫助的信號。

  需要留意的自殺預警信號:

  談論或開與自殺相關的玩笑

  說出“我最好還是死了”“我希望我可以永遠消失”或“沒有辦法了”之類的言語

  正面地談論死亡或者將死亡視為浪漫的(“如果我死了,也許人們會更愛我”)

  寫關于死亡、死去或自殺的故事和詩歌

  有冒險行為或者發生很多意外,這些意外中他們都受了傷

  送出價值很高的私人物品

  對家人和朋友告別,就像是最后一次道別一樣

  尋找武器、藥品或其它可以自殺的方法

  如何幫助一個受抑郁癥困擾的青少年?

  如果不經治療,抑郁癥是十分有害的,所以不要只等待著這些煩惱的癥狀自動消失。

  如果你懷疑你的孩子患上了抑郁癥,將你的困惑以一種充滿關愛的、不帶判斷的方式提出來。

  即使你不能確定孩子的問題的確是抑郁癥引起的,但你觀察到的問題行為和情緒也說明,確實存在一個值得被重視的問題。

  開始一段談話時,可以先讓你的孩子知道你觀察到了什么樣的具體的癥狀、它們如何讓你感到擔心。

  然后讓孩子談論一些他/她正在經歷的事情——要準備好真誠地聆聽。

  忍住問問題的沖動(多數青少年不喜歡他人以高人一等的姿態對待自己或者被催逼),同時明確地讓孩子知道你愿意并準備好為他們提供任何他們需要的支持和幫助。

  如何與一個抑郁的青少年溝通?

  集中注意聆聽,而非教訓。一旦孩子開始表達自己的想法,忍住所有批評或者評判的的沖動,這時最重要的是孩子在與你交流。你能做到最好的事情就是讓孩子知道你在那里,全心全意地無條件的陪伴和支持她/她。

  持續地保持溫柔。如果一開始孩子拒絕溝通,不要放棄。談論抑郁對于青少年來說可能是十分艱難的。即便愿意,他們也可能很難表達自己的感受。尊重孩子感到舒適的限度,同時也要強調你的擔心以及聆聽的意愿。

  承認他們的感受。不要試圖通過言語讓孩子擺脫抑郁癥,即便他們的情緒和擔憂在你看來十分愚蠢和不理智。不必過于較真地對待他們的情緒,這樣他們會理解到你在善意地告訴他們“事情沒有那么壞”。承認他們正在經歷的痛苦和悲傷,僅僅如此,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讓他們感到被理解和被支持。

  相信你的直覺。如果你的孩子聲稱自己沒有什么不好,并且不解釋這些抑郁行為的原因,你應該相信你的直覺。如果你的孩子不愿意向你敞開心扉,考慮尋求值得信任的第三方的幫助:學校的咨詢師、最喜歡的老師或者精神健康專家。重要的是要讓孩子與人溝通。

  如何幫助抑郁癥青少年?

  貼士1:鼓勵建立社會連接

  被抑郁癥困擾的青少年有社交退縮的傾向,他們減少與朋友的聯系,對于以往喜歡的活動也很少參加。但是孤立的狀態只會讓抑郁更加嚴重,所以盡你所能幫助他們重新建立連接。

  優先安排與他/她面對面交談的時間。每天安排一個時間用來談話,在這段時間里,你可以全心全意關注孩子,沒有分心的事情也沒有其他任務同時在進行。簡單的面對面交談可以很大程度減輕青少年抑郁癥狀。

  (記住,談論抑郁癥和孩子的感受并不會讓情況變得更糟,這其實可以支持他們康復的過程,并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對抗社交孤立。盡你所能幫助你的孩子與他人連接。鼓勵他們與朋友出去玩或者邀請朋友到家里。參加有其他家庭共同參與的活動,給孩子一個機會去與其他孩子見面和建立聯系。

  讓孩子參與活動。建議孩子參與他們擅長或感興趣的活動,比如體育運動、課后俱樂部,或者藝術、舞蹈、音樂課程。盡管一開始孩子可能缺乏動力和興趣,但是當他們重新參與到活動中,他們會開始感覺到變化并重獲熱情。

  參與志愿活動。幫助他人有明顯的抗抑郁作用并能顯著提升自尊。幫助孩子找到一個他們感興趣的事情讓他們獲得目標感。如果你與他們一同做志愿者,這也會是一個很好的建立聯結的過程。

  貼士2:優先照顧身體健康

  身體和精神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抑郁會因為缺乏運動、睡眠不足以及營養不良而加重。不幸的是,青少年的不良生活習慣是普遍存在的:熬夜、喜歡垃圾食品、長時間使用手機和電子設備。作為家長,你應該通過建立一個健康的、充滿支持的家庭環境來消除這些不良習慣。

  讓孩子運動起來。運動對于精神健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你需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運動起來。理想狀況下,青少年應該每天至少運動一小時,但鍛煉并不一定是無聊或是不愉快的。跳出來思考一下:遛狗、跳舞、投籃、爬山、騎自行車、滑滑板——只要他們在運動,就可以從中獲益。

  設置在屏幕前的時間限制。青少年經常上網來逃避他們的問題,但是當孩子對著電子屏幕的時間過長,鍛煉身體以及與朋友見面的時間就縮短了,這兩者其實都是可以避免癥狀發展的良方。

  提供有營養的均衡膳食。確保孩子能夠攝取足夠的營養以維持心情和最好的大腦狀態:健康脂肪、高質量蛋白質以及新鮮的農產品。大量的高糖高淀粉食物可能是很多抑郁青少年用來快速提神的選擇,但它們只會對青少年的情緒和精力產生負面影響。

  鼓勵充足睡眠。青少年需要比成年人更多的睡眠——大約每晚9~10個小時——來保證良好的日常生活。確保你的孩子沒有過度的熬夜,犧牲了對于維持情緒十分必要的休息時間。

  貼士3:了解何時該尋求專業幫助

  家庭支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給抑郁的青少年帶來巨大的變化,然而需要做的不止這些。當抑郁癥狀變得嚴重時,不要猶豫去就醫,受過良好訓練并在青少年治療領域有經驗的精神健康專家可以提供你需要的專業幫助。

  讓孩子參與治療決策:

  當選擇一個專家或者決定治療方案的時候,讓孩子一同參與決策的過程。不要忽視他們的選擇偏好或者做出單方面的決定,這樣孩子會更有動力并更愿意參加到治療的過程中。一個治療師并不會適合每個人,治療方案也是。如果你的孩子覺得不舒服或者只是與治療師或者精神科醫生之間“感覺不對”,那么就去選擇一個更合適的。

  探索可能的選擇余地:

  在為孩子選擇了抑郁癥治療專家之后,與這位專家討論一下治療方案。談話治療通常對于輕度和中度的抑郁癥是很好的治療開端,在治療過程中,孩子的抑郁癥有可能被治愈。如果情況沒有好轉,就有必要考慮藥物治療了。

  不幸的是,一些家長急于優先選擇抗抑郁藥物治療,因為其他治療方案可能需要更多的金錢和時間成本。然而,除非孩子有危險的行為或者有自殺的風險(這種情況下,他/她可能需要藥物干預和/或不間斷的觀察),你可以花一些時間仔細權衡。在所有的案例中,結合了其他治療方法的抗抑郁藥物治療效果最佳。

  藥物治療存在風險:

  抗抑郁藥物是以成人為對象進行設計和試驗的,它們對于年輕的、尚在發育的大腦有何種影響并沒有完全被了解清楚。一些研究者擔心,像百憂解一樣的藥物有可能會干擾正常的大腦發育,特別是對大腦管理壓力和調節情緒的方式產生影響。

  抗抑郁藥物有相應的風險和副作用,這些風險中也包括一系列在孩子和年輕人中的安全問題。藥物有可能增加一部分青少年和年輕人的自殺想法和行為,有雙相障礙的青少年、有雙相障礙家族史或者曾經自殺未遂都是會增加風險的因素。

  服用抗抑郁藥物的最初兩個月自殺風險是最高的。使用抗抑郁藥物的青少年需要密切的留意,觀察他們的抑郁癥癥狀是否加重的跡象。

  在服用抗抑郁藥物的青少年需要被注意的危險信號:

  如果你注意到下述表現,需要去尋求醫生的幫助。

  新的自殺想法或者更多的談論到死亡;

  自殺的意向或嘗試;

  新的或更嚴重的抑郁癥狀;

  新的或更嚴重的焦慮;

  緊張或焦躁不安;

  驚恐發作;

  入睡困難(失眠);

  的或更嚴重的易激惹狀態;

  擊性、憤怒或者暴力行為;

  沖動的危險行為;

  過多的言語或過于活躍的行為(躁狂癥);

  其他不尋常的行為改變。

  貼士4:在抑郁癥

  治療過程中給予孩子支持

  在孩子進行抑郁癥治療的過程中,你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讓他們知道你一直都在并愿意傾聽和支持他們?,F在的年輕人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更需要知道他們是被珍視的、被接納的并且被關心著。

  保持理解的態度。與受抑郁癥困擾的青少年一起生活可能會讓人感到十分疲憊。有時,你可能會感受到精力耗盡、受冷落、絕望、憤怒或者其他的負面情緒。

  在這些困難的時候,記得你的孩子并不是故意表現得如此難以相處,這一點十分重要。你的孩子正在痛苦之中,所以盡可能地保持耐心,盡可能地理解他/她。

  參與治療過程。確保你的孩子遵從治療建議,無論是按時參與治療或是正確服用藥物。記錄孩子狀態的變化,如果抑郁的癥狀看起來有所加重,就去尋求醫生的幫助。

  保持耐心。治療抑郁癥的過程可能不是一帆風順的,所以家長要保持耐心。讓每個微小的進步都成為值得快樂的事情,也要為病情可能會不時發生反復做好心理準備。最重要的是,不要隨意批評自己或者與其他家庭進行比較。只要你在用最大的努力為孩子提供幫助,你就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貼士5:照顧好自己

  (和家庭的其他成員)

  作為家長,你可能發現自己把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了受抑郁癥困擾的孩子的身上,忽視了你自己和其他家庭成員的需求。然而,在這一段艱難的日子里,照顧好自己也是極其重要的。這通常意味著你需要更多的支持。你沒辦法自己完成所有的事情,所以去尋求家人和朋友的幫助吧。建立良好的支持系統可以讓你在努力幫助孩子的同時保持健康和積極的狀態。

  不要把情緒悶在心里。你可能感到不知所措、沮喪、無助或者生氣,這些都是正常的。去找朋友、參加一個支持團體或者去看自己的咨詢師,談論自己的感受可以緩解這種緊張的狀態。

  照顧好自己的健康狀況。孩子的抑郁癥讓你產生的壓力可能會影響你自身的情緒和感受。所以,保持健康的飲食和充足的睡眠并給自己的興趣愛好安排時間,以此來支持自己的身體健康和良好狀態。

  與家人開誠布公。不必小心地繞開關于抑郁癥的話題以此來“保護”其他孩子。當家庭里出現問題的時候,孩子們是能夠察覺的。如果不將實情告知,他們的想象力可能會讓他們“推斷”出更加糟糕的結論。與家人保持坦誠,允許孩子們提出問題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照顧到孩子的其他兄弟姐妹。一個孩子陷入抑郁癥可能會引起其他家庭成員的壓力和焦慮,所以,確保其他“健康”的孩子不要被忽視。這些孩子們可能需要一對一的特別關照或者屬于他們自己的專業幫助,以此來應對他們關于家庭狀況的感受。

  避免抱怨。當孩子患上了抑郁癥,你可能很容易就陷入對自己或其他家成員的抱怨之中,但這只會讓充滿壓力的情況雪上加霜。此外,抑郁癥通常是有諸多因素共同引起的。所以,如果家庭中不存在對孩子的虐待和忽視的話,就請不要責備自己或親近的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