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彭雅軍:今年77歲的楊先群是土生土長的雙溪口人,一名49年黨齡的老黨員,曾經擔任過楊家坪村黨支部書記、省人大代表、雙溪口副鄉長、人大主席等職務。退休后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共產黨員的信仰全心全意為民服務,人們都說“哪里有困難,哪里就有楊先群”,17年來,只要村子里、群眾家有什么困難,他總是沖在前面。去年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他還主動為村里的發展建設獻計獻策,出自己的一份力,退休不退崗,默默發揮余熱。

  化解糾紛:和諧鄉村護航員

  近十年來楊先群先后幫助村里和群眾調解各種矛盾糾紛兩百多次,在平息了矛盾激化的同時又拉近了干群距離。

  2020年夏天,楊家坪村一組70多戶群眾因用電問題發生糾紛。村里考慮到該組電力負荷不滿足實際需求,決定安裝一臺變壓器擴容電力負荷,可是各家各戶聽說變壓器會產生很大輻射危害人的健康,都不同意在自家屋前安裝變壓器,變壓器不能及時落地嚴重影響了村民們的正常生活。這情況一傳到他耳朵里,立馬自告奮勇去給村民做思想工作,當晚就組織村組干部到戶里做工作去解釋:變壓器產生很大輻射這個是謠言,并不會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一直忙到凌晨,終于有一戶同意將變壓器安裝在他的房前,事情才得到解決。“這么熱的天,沒有電,老人和小孩怎么能休息得好呢,尤其是小孩第二天還要上學呢,所以這個事必須馬上搞,不睡覺都要搞好!”聽了楊先群的勸說,同意安裝的村民恍然醒悟的說道。楊先群雖然已退休多年,但一直把群眾關心的大事小事放在心里,只要組織和群眾有需要,從不推諉。在他這個老調解員的努力之下,楊家坪村在和諧穩定的大環境中發展得越來越好。

  楊先群在云頭山革命烈士紀念地為來此祭拜烈士的干部群眾講解革命事跡。

  講解黨史:紅色基因傳承者

  “在1927年至1929年期間,桃源縣共有三個地下黨支部,云頭山支部是其中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一個,共有黨員40人,指揮著100多桿槍,在湘西北有力地打擊了劣紳地主惡霸和國民黨反動派……”楊先群在楊家坪村云頭山革命紀念地為參觀的干部群眾講解著過往的光榮歷史。

  云頭山是一個紅色革命精神寶庫,當時村里想修建一個烈士紀念地,可由于資金短缺等諸多困難,一直拖著。楊先群聽聞情況后站了出來,先是組織動員村民捐贈共籌得80多萬元,又帶頭在修建期間義務勞動,共同建起了現在的中共云頭山革命烈士紀念地,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認可,批準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桃源縣文物保護單位。為了弘揚先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楊先群給來云頭山敬拜革命烈士的干部群眾當起了講解員,用故事將這份紅色精神傳播開來。

  生態衛士:環境整治老模范

  “各協會會員請注意,本月的衛生大評比將在20號進行,各家各戶要保持好房前屋后干凈衛生,尤其是楊文初屋里,不要這次評比結果出來后還在墊底……”楊先群在用村廣播發送著衛生大評比的通知。

  自2019年開始楊先群接受村里的邀請擔任楊家坪村人居環境整治協會會長以來,在全鎮人居環境評比中楊家坪村始終排名第一。他首抓宣傳工作,先后在村召開多次群眾廣播會和村組干部會及協會會員會,并對黨員干部和群眾進行宣傳教育:“習總書記講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要保護現在的生存環境,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藍天。”第二步是籌集資金,加大對環境衛生硬件設施的投入。以熱心人士捐獻、向村民每年固定收取的衛生費、村里適當補貼的模式開展。兩年多來已投入資金130多萬元,修建垃圾轉運站11個、購買垃圾箱450余個、聘請清潔工人和運送垃圾的車輛,并將余錢安裝路燈、建修標準花池、栽種花木等進一步美化環境。最后便是建章立制。訂立了環境衛生整治“五堅持五不準三做到”的管理制度和獎罰評比制度,全村每月都固定進行一次全村衛生整治大檢查,將評比結果公布全村。多措并舉,楊先群帶領全體村民讓楊家坪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楊先群帶領志愿者參加“村級衛生大清掃”活動

  發展產業:創業致富引路人

  楊家坪村緊挨集鎮處有一座三層近2000平方米的富豪商城,在之前這里僅僅只是10多間危房。楊先群向村里建議將該處拆除重建,村里同意后,他四處籌集資金165萬元,建成了當時整個雙溪口鎮第一座大型商場,給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近900多萬元。

  為了打造村里的特色產業,他經過調研后發現羅漢果是一種珍貴藥材,種下一年后就開始結果了,市場價值很高又不缺銷路,可以嘗試先搞個一百畝,如果效益好還可以繼續擴種。為了科學種植,提高經濟效益,他長時間駐扎在有經驗的鄉鎮學習取經,將苗種采購、合理施肥、病蟲害防治等先進經驗全部帶了回來。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楊家坪村的羅漢果種植產業慢慢鋪開。“一個人的富?;蛘邘讉€人富裕算不上真正的小康,大伙兒一起致富才是我的理想。”村民們總是在他那里聽到這樣的話。

責任編輯:邵揚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