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場上的孩子.jpg

捕獲.JPG

002564a42cb616b83ff434.jpg

002564a42cb616b8406e46.jpg

002564a42cb616b8412652.jpg

捕獲.JPG

 

        2015年5月9日,俄羅斯在首都莫斯科紅場舉行盛大慶?;顒?,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包括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或代表會聚莫斯科,同俄羅斯民眾一道,共慶盛典,緬懷歷史。俄羅斯現代史上最大規模的大閱兵是這次慶典活動高潮中的高潮。這一次閱兵,有1.6萬多士兵、194輛軍事裝備和143架固定翼機和直升機參加,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印度等10個國家的方隊。閱兵是俄羅斯人的傳統,從歷史到今天,紅場閱兵多達百次,全球首屈一指,使得俄羅斯政府所在地的軍事氣氛十分深厚,被世人稱為好戰的政權和戰斗民族。

        其實俄羅斯民族的戰斗氣質是被歷史生存條件逼迫而成,這個國家發源于東歐平原,地理上從來都是沒有任何守衛家園的屏障,中世紀被蒙古騎兵長驅直入,奴役三百年,十九世紀二十世紀又先后被拿破侖和納粹軍隊打到莫斯科城下。所以俄羅斯人不相信眼淚,而相信武力。

        2015年,適逢俄羅斯西方關系處于冷戰結束以來最低點,烏克蘭戰爭還在進行,所以被認為是炫耀軍力的閱兵。就連俄羅斯官方電視臺也形容歐洲再次面臨《戰爭與和平》時代的選擇。

        確實,戰后七十年來,全球正在出現新的軍備競賽趨勢,人們對于全球化四十年來是否能夠繼續和平共處下去,是否能夠僅僅通過資本市場和對外貿易保障自身的利益和安全,疑慮在普遍增加。相比之下,俄羅斯人似乎更相信自己的安全利益要靠強大軍力保障。只有做好戰爭的準備才能遏制戰爭。


0